內河航運發展存在的問題
2023-01-28 17:36:34
來源:海力物流
發布時間: 2023-01-28 17:36:34
來源:海力物流
2021年中國貨運量是2018年美國的2.79倍,貨物周轉量是美國的3.05倍,所花費的物流費用卻只有美國的1.56倍,也就是說中國單位物流成本(噸公里物流花費)僅為美國的51.45%,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中國的水運發達。雖然中國內河水運在體量上優勢顯著,但也仍舊存在一些問題,下面來探討一下內河航運發展存在的問題。
1、高等級航道通航里程少,占比偏低
2020年末,我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.77萬公里,等級航道里程6.73萬公里,其中:一級航道1840公里,二級航道4030公里,三級航道8514公里,四級航道11195公里,五級航道7622公里,六級航道17168公里,七級航道16901公里。三級及以上航道里程1.44萬公里,占總里程的11.3%。四級以上航道2.56萬公里,占總里程的20%。高等級航道占比非常低,只相當于美國的15.2%,四級以上航道也只相當于美國的83.1%。所以需要下大力氣提升。尤其是四五級中等航道,只要稍微努力,就可以實現質的飛躍。我國有近2萬公里的中等級航道,改造升級的潛力非常巨大。為此,2020年國家交通運輸部印發《內河航運發展綱要》中提出,到2035年,全國內河千噸級航道達到2.5萬公里。此外,也要對萬噸級以上的深水航道進行進一步升級。
2、鐵水聯運、公水聯運的水平偏低
鐵路與水運無縫對接,可以大大降低轉運成本,提高水運的競爭力。但在水鐵聯運方面,中國僅為2.6%,比美國40%差出一大截。未來有待進一步提升。
3、港口基礎設施較差
長江、珠江流域各類碼頭數量達到7500+,其中民營碼頭占比85%以上,多數以抓斗、傳送帶、小型集中箱碼頭為主,內河港口碼頭的基礎設施自動化、數字化程度極低,靠人工、對講機作業等粗放方式作業,導致貨運轉換率受到嚴重影響,根據不完全統計,船-港貨物中轉轉換率在整個內河航運里不足30%。
4、目前船舶通過能力較差,船型待待改進
受南京長江大橋等因素的影響,大型集裝箱船只、5000噸級以上海輪無法直達武漢。其實與密西西比河和萊茵河相比,長江中游航行的單船噸位已經是極大了。密西西比河和長江長度相當,水量相當,泥沙量也相當,很有參考意義。目前密西西比河上,5萬噸級海輪可上溯400多公里至巴吞魯日(重要煉油中心),巴吞魯日和長江上的南京基本類似。而巴吞魯日以上,航道水深只維持在3.66m(你沒看錯,就只有這么深)。但密西西比河用大型頂推船隊來解決單船不夠大的問題,一個船隊運載量可達4-5萬噸。只不過我們一直不怎么玩船隊運輸,所以只能拼命增大單船噸位,在航道維護上投入巨大,也對橋梁凈空提出很高的要求。目前,武漢的做法就是設計建造特制的江海船,典型的就是1140型集裝箱船,一次可以拉1100個集裝箱,相比于以前的船型,運載能力提升了近一倍。所以未來如果進一步設計寬船體、低高度、低水深的船型,或者像密西西比河用大型頂推船隊,在現有航道水深不變的情況下,還是可以增大運量的。
5、航運行業“小散亂”,
內河航運產業集中度較低,除了幾家大公司,其他都是以小船東為主,大部分是子承父業的船二代、船三代,大部分船東僅擁有1-2艘船,在地區、水域、整個內河航運市場上缺乏一個統一的運力供給機制,運力供給極其分散。這種小、散、亂的組織形式,往往會引發無序的惡性競爭,同時也會因為市場信息不匹配、不對等的原因,造成資源浪費。因此為了航運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,應該鼓勵航運企業進行兼并整合,提高資源的集中度。
現在經濟已經發展到新的階段了,交通運輸部出臺內河航運發展(2020—2035—2050年)規劃里,提到2035年內河航運要達到占社會貨運周轉量9%以上。充分開發現有內河航運資源為國內經濟發展助力。未來肯定會狂挖河道,一方面能提供就業崗位,另一方面還能提升運輸效率,何樂而不為。